在现代化机场运行中,机房作为核心数据枢纽,其防雷安全直接关乎航班调度、旅客信息等关键系统的稳定。如何构建科学可靠的等电位
防雷系统体系?本文将深入解析机场机房等电位施工的技术要点,为数字安全保驾护航!
一、3楼机房独立接地系统:精准泄流,数据无忧
严苛标准
独立接地电阻≤4Ω,采用≥35mm2铜质引下线垂直敷设,确保低阻抗泄流通道。
地网施工深度1.8-2.5m(根据土壤电阻率动态调整),长宽1.2m,科学平衡效率与成本。
材料与工艺
垂直接地体:?16mm铜包钢接地极(2.5m/根),间隔3m布设3-4根,形成"深根式"散流网络。
水平连接:40mm×4mm镀铜扁钢网状焊接,节点防腐处理,寿命提升30%以上。
智能回填:分层夯实低电阻率土壤,高阻区添加长效降阻剂,确保接地稳定性。
等电位整合
机房内设置等电位端子箱,集成设备外壳、金属管道等导电体,消除电位差,避免雷击"二次伤害"。
二、一楼等电位系统:全域防护,消除盲区箱体部署
优选配电间、弱电间邻近墙面安装,固定结构采用防震支架+防腐涂层,适应机场振动环境。
箱体距地30cm以上,避免积水腐蚀,表面粘贴防静电标识,提升运维安全性。
双模接地方案
优先利用建筑基?。和ü?0mm×3mm镀锌扁钢或≥25mm2铜导线连接建筑接地钢筋(焊接长度≥10cm)。
补充接地设计:若基础电阻不达标,外接铜包钢接地极(同3楼标准),形成"主备双通道"防护。
三、为何专业施工至关重要?机场机房防雷需兼顾高频设备兼容性与毫秒级泄流需求:
电磁屏蔽:铜质材料减少信号干扰,保障通信设备零误码。
动态检测:施工后采用三级电阻测试(竣工时、雨季前、年度巡检),确保全生命周期≤4Ω。
合规保障:符合《GB50343-2012》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标准,通过民航局专项验收。
等电位防雷是机场智能化的"隐形安全锁"。从独立接地到全域等电位,每一处细节都影响着万千航班的数据脉搏。选择专业防雷,就是为智慧机场筑牢生命线!